第二百四十四章 將歸

崇康十三年,七月初八。

又是一年秋……

乞巧剛過,大乾神京長安都城內,各大坊市內處處可見乞巧殘留之物。

關中百姓素重七夕乞巧,閨閣中本無太多趣事,能有一日活動,自然喜之不盡。

自新法大行以來,雖然士林中罵聲震天,但百姓手中卻漸漸寬裕起來。

尤其是都中長安的百姓。

國庫豐裕後,再不復往年虧欠京官俸祿之事。

京中官員成千上萬,也就養活了成千上萬個家族。

再加上駐京官軍,宮中侍者,連其家族,足佔了大半個京城。

他們的日子好過,連帶著長安城內其他百姓的日子也好過。

國力日強,民心安定,盛世可期。

皇城,大明宮。

上書房暖心閣內,崇康帝端坐御座上。

只是素來以宵衣旰食,夙夜憂勤著稱的崇康帝,今日卻並未處置公事。

甚至,其衣著也並非龍袍。

而是戴著假髮,穿著海西洋服,甚至還戴了副眼鏡……

下方,與御案相對之處,一個金髮碧眼的洋人站在一面畫板前,不住在畫板上勾勒著。

另有一洋人,則在不同的燃料缸里調理顏料。

足足過了一個時辰後,外間的西洋鍾連響十二下,兩個洋人同時罷手,崇康帝也起來活動了下筋骨。

大明宮總管太監戴權帶著幾個小黃門,送來了凈手的熱水和帕子,又添了熱茶。

戴權服侍著崇康帝往內室更衣,未幾,換了身常服的崇康帝重歸御座後,見兩個洋人已經凈手罷,向他行禮,便和顏悅色道:「兩位愛卿免禮。」

此二位洋人,一來自海西佛朗斯牙,賜名張誠,一來自佛郎機,賜名徐日升。

二人極得崇康帝之信任,崇康帝常於大臣面前言:「朕鑒於所用西人,皆忠貞可靠,足資信賴。」

尋常二品大員,也多只能在十日一朝的大朝會上,遙遙目睹聖顏。

然此二位供職於欽天監的洋人,卻能每五日來上書房暖心閣,與崇康帝相處一二時辰。

足可見寵眷之隆,無以復加。

崇康帝問道:「不知這幅西洋圖,還有幾回能全?」

張誠躬身,用有些怪異的官話道:「回陛下,只要再畫三次就好。」

崇康帝聞言暗想:一次五日,三次就是半旬。

他微微皺了皺眉頭後,從御案一角拿出一張紙箋,遞給戴權,戴權會意後走下御階,遞到了張誠手中。

崇康帝問道:「愛卿看這幅畫,亦是惟妙惟肖,可是聽說連一盞茶的功夫都用不到。」

張誠拿來一瞧,見上面畫著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然後不以為意地笑道:「陛下,這是最簡單的素描圖。在佛朗斯牙,每個學畫的畫童都能畫得出。很簡單,臣也會畫。不過這種畫不好保存,最多一二年,就會模糊了。」

崇康帝聞言,眼中隱隱閃過釋然之色,道:「初學畫的畫童也會畫么?」

張程聳聳肩,笑道:「非常簡單。」

崇康帝瞪了眼面色訕訕的戴權後,撂開此事,又和顏悅色道:「兩位愛卿,承兩位愛卿忠孝之功,自海西佛朗斯牙和佛郎機引進紅衣大炮和佛朗機炮,使得今次雅克薩之戰我大乾火炮銳於彼國,終大獲全勝。三日前,信使已傳回捷報。厄羅斯困頓於雅克薩城,搖旗請降,並請求談判,兩位愛卿都是熟悉海西諸國之人,以為朕當受不受?」

張誠和徐日升聞言,二人對視一眼後,先躬身恭賀,待叫起後,徐日升言道:「臣以為,陛下當接受他們的投降。」

崇康帝眉尖一挑,道:「哦?為何?厄羅斯人言而無信,屢次冒犯大乾邊境,豈能輕饒?」

徐日升道:「陛下,厄羅斯人建立雅克薩,只是為了在遠東尋一立足點,然後開通商路,厄羅斯並不會對南下大乾感興趣的。」

崇康帝奇道:「這是為何?」

徐日升道:「因為厄羅斯人正在歐羅巴大陸,與奧斯曼帝國作戰。他們兩國已經打了上百年了,如今還在戰爭。他們是真正的世仇,而大乾與厄羅斯相隔萬里之遙。雖然歐羅巴大陸沒有『千里奔襲,必撅上將軍』的兵法,但也有類似的常識。只軍隊給養,他們就賠不起的。除非,他們的皇帝覺得失去了尊嚴……」

崇康帝重點卻落在了前一句,有些悚然而驚道:「你是說,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進行了百年大戰,還未消停?」

徐日升點點頭道:「是的,臣以為,只要他們兩國有一國還未滅亡,戰爭就會一直繼續下去。他們每次大戰,都會出動數十萬大軍,極其慘烈。厄羅斯人性格暴虐,好記仇,沒有什麼理性可言。所以臣才建議,陛下可以答允厄羅斯人的求和談判。」

崇康帝聞言,默然不語。

能夠堅持打百年大戰,就足以證明羅剎鬼之暴虐和窮兵黷武。

在華夏歷史上,縱然漢末三國之戰,也不過七八十年。

然而這七八十年,讓五千萬戶的煌煌大漢,淪落成為只有八百萬戶的孱弱之朝,終究慘為五胡踐踏。

若是果真讓厄羅斯那個瘋子惦記上,那……

雅克薩城區區千餘羅剎鬼,就勞動上萬餘大軍常駐璦琿,軍馬糧草耗費無數。

若是有上萬羅剎鬼遠征而來。

後果不寒而慄。

如今新法眼見就要完全鋪展開來,只剩下江南幾處頑固偏又勢力龐雜的州府未能拿下。

百姓還在休養生息,實在難展開一場傾國之戰。

若果真如此,近十載新法成果,必一朝盡喪。

這還是一場戰爭,若是展開百年……

大乾怕是連灰都不剩了……

念及此,崇康帝緩緩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了,彼賊殘暴,吾國之民,貴於彼國,朕會三思而行……若是行談判之舉,還要勞二位愛卿,往雅克薩一行,大乾並無通語之人。」

張誠和徐日升聞言,紛紛躬身道:「願為陛下效力。」

崇康帝聞言,頷首而笑。

待兩位洋人跪安後,崇康帝靜坐了稍許,又拿起御案上另一份已經批閱過的奏摺,展開再度御覽。

掃了一眼後,饒是已經是再次批閱,他的面色還是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這是一份來自黑遼的奏功折,記錄著此次雅克薩大戰中榮獲軍功之將校兵卒。

在奏摺首頁,記錄著這次戰爭中,軍功最著的四名首功將士:

第一位,為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雅克薩城的游擊將軍,開國公世子李虎。

第二位,為指揮炮兵,一炮幹掉厄羅斯大將托爾布津的炮兵校尉崔錚。

第三位,為冒著嚴寒,領三百將士,繞過雅克薩城,斷絕厄羅斯人供給及後路的虎賁校尉趙立興。

第四位,為改良軍中傷兵營,立下軍中急救十八法,並帶領親兵隨從,於戰陣上親自救回傷卒三百二十三人,使得戰損大減,又救下凍傷輔兵無數,更救治了身中槍子的開國公世子李虎的賈琮,賈清臣!

崇康帝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是這個樣子……

在他原本的預料中,只會出現兩種情形:

第一種,賈琮暴斃於黑遼。

這種可能,概率極其之大,天災與人禍皆有可能成之。

若如此,以賈琮在天下士林中的人脈和文名,他只需稍加推波助瀾,就能讓以衍聖公並宋岩為首的士林集團,對貞元勛貴一脈,展開口誅筆伐!

適時,他進可順勢而行,對貞元功臣一脈進行削減打壓,退亦可趁機加恩開國功臣一脈,分其兵權。

第二種,則是賈琮安然無恙,但也不會立下什麼軍功。他卻可強行加恩於賈琮,于軍功簿上,與他分潤一功。

如此,亦可強行加劇開國與貞元兩脈功臣之間衝突,以開國功臣一脈為刀,砍向貞元一脈。

賈家虧欠如此大之皇恩,焉能不甘為走狗鷹犬?

然而崇康帝萬萬沒料到,賈琮竟會以這種方式,上了奏功折的首頁!

軍醫?!

救人如此之眾,使得戰損大減,的確是大功一件。

再加上救治了開國公世子李虎……

對於李虎,崇康帝有所了解,確是戰起來恍若瘋虎的將門虎子。

和宣國公世子趙昊敢在他的宮宴上打成一團……

先前他就得到密折,這次李虎親自攻上雅克薩,雖有家將親兵以死相護,到底於腹前挨了一槍。

因傷勢極險,連隨軍御醫都放棄了。

賈琮卻帶著傷兵營的幾員民夫,開膛破肚給救了回來……

有此大恩在,崇康帝有些頭疼,接下來該怎麼安排布局。

畢竟,他是絕不想看到這一幕出現的……

另外,這四名首功將士,即將歸來受檢。

其他的都好辦,只是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