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除爵

聽聞此人之言,賈琮眉尖一挑,道:「王爺恕罪,琮手中只有一份方子,已經送給了芙蓉公子。王爺若想取方子,何不去葉家討要?」

「你……」

只有十五六歲的小王爺聞言,一張臉登時擰巴起來,瞪向賈琮。

水溶忙打圓場,笑道:「清臣,本王與你介紹,這位是陛下愛子,皇五子五殿下。如今為陛下掌著內務府,方才之言不過頑笑之言,你不必當真。」

又道:「今日我二人至此,一是為了除爵,寧國府出了那樣駭人聽聞且失德之事,宗人府不得不為之。二來,則是面見你家榮國太夫人,請她不必擔憂,陛下也有口諭相傳。只是東府這邊,怎會沒人主事?」

賈琮聞言,抽了抽嘴角,揖禮道:「琮實在汗顏,家門不幸,多出不肖子孫。之前他們還在為何人來當孝子而爭吵,還將我家老爺氣的離開,不想這個時候卻又……」

水溶見他如此坦蕩,不掩家醜,愈發欣賞其人磊落,點頭道:「清臣不必慚愧,家大業大,自然多有不肖子孫。他們竟還氣走政公?呵呵,他們難道不知,縱然寧國另擇承嗣人,宗人府也必會詢問太夫人之意么?」

賈琮還能說什麼,只能搖頭苦笑。

水溶正色道:「既然他們不敢擔事,此事還需清臣你來為之。賈家宗祠之地,多有御筆,等閑人無旨意不可擅入。我等雖奉旨前來,但也不願對榮寧之靈不敬。清臣你自去,將寧國之丹書鐵券取來,御林親軍就不入內了。」

賈琮聞言,大感其德,深揖拜之。

待水溶將起扶起後,賈琮不再啰嗦,帶著賈環入內。

……

「三弟,這是怎麼了?」

賈琮帶著賈環甫一入二門,就見王熙鳳與尤氏、秦氏三人帶著一群婆子丫頭,皆惶惶不安的迎了過來,哭腔問道。

賈琮心裡一怔,他都忘了內宅這一茬……

這會兒忙道:「大嫂、二嫂不需驚怕,因為昨夜之事,蓉哥兒在宗人府沒扛住全招了,所以寧國不得不除爵……」

「啊!!」

尤氏聞言,真真心也碎肝也碎,一如當日賈璉被廢時,王熙鳳的感受。

她還要更深些,因為寧國被除,她這個三等將軍夫人的誥命也就沒了。

就好比當世進士被剝奪功名般,焉能不痛心?

王熙鳳聞言倒沒多大感受,這會兒也顧不得別人了,她問道:「可和咱們家相干不相干?這邊會不會抄家?」

聽到後面一句,尤氏秦氏的心又提了起來,一起巴巴的看著賈琮。

賈琮擺手道:「並不相干,西府無事。且東府也只除爵,其他的……目前還不知,但和內宅不會有什麼關係。大嫂、二嫂你們且安心稍待,我去宗祠內取了丹書鐵券,與兩位王爺去給老太太傳完口諭後,問老太太是不是讓你們先去西府。」

王熙鳳、尤氏等人聽聞內宅無事,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都舒了口氣。

賈琮不再耽擱,徑自去了宗祠。

……

寧府西院,黑油柵欄內座落一道五間大門。

正是賈氏宗族宗祠大門。

上懸一匾,刻有賈氏宗祠四字,乃上一代衍聖公孔繼宗所書。

大門兩側為兩道長聯,書曰:

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賈琮帶著賈環從此門而入,順著院中的白石甬道一直上了正殿月台。

就見月台上一白髮老翁,在擦拭月台上設著青綠古銅鼎彝等器。

正上方抱廈上懸一九龍金匾,上書「星輝輔弼」四字。

抱廈後五間正殿,殿門上懸一鬧龍填青匾,上書:「慎終追遠」四字。

門兩旁又有兩府長聯,書曰:

已後兒孫承福德,至今黎庶念榮寧。

看著這幅長聯,賈琮輕輕一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多少豪門貴族,終究一點點敗落,化為青史之灰。

卻不知宗祠內賈家先祖得知今日之事,會有何等感想……

「琮三爺,你來這裡做什麼?」

白髮老僕似聽到了賈琮嘆聲,起身回頭皺眉問道。

賈琮將今日之事簡略說罷,道:「蓉哥兒按律當判凌遲,宮裡以寧國丹書鐵券為其免死,卻要除爵。因到底念及先祖功業,北靜王不忍御林親軍踏入賈家宗祠,故命我前來取鐵券。」

此老人正是東府資歷最深之老僕,焦大。

他聽聞賈琮之言,如遭雷擊,一張臉煞白,如若失魂。

看的賈環都可怕,往賈琮身後藏了藏……

賈琮嘆息一聲,道:「焦老,丟了祖宗基業,是我等不肖子孫之過,但救人要緊,耽擱不得。」

焦大聞言,終於緩過神來,然後木頭人一般一步步入了宗祠,沒一會兒,就聽到撕心裂肺的哭聲……

焦大原為賈演親兵,甚至救過賈演性命,他眼睜睜的看著賈演為了建立這份家業,歷經多少磨難,最後甚至付出了性命的代價,卻不想今日這番基業,竟被一群畜生給這樣敗了……

賈琮無奈一嘆,這般年紀的人哭成這樣,即使是他,聽了心裡也不落忍。

可是,又能如何?

賈琮只能不顧焦大如喪考妣的痛哭,入內自神位上,取下屬寧國的那塊丹書鐵券。

鐵券上鐫刻著賜券的日期,寧國公的姓名、官爵、邑地,記載著寧國公賈演對朝廷的功勛業績,及聖祖皇帝賜予的特權,如免死,最後則是聖祖皇帝要與賈家共富貴的誓言……

這是每一份國公府內的丹書鐵券都有的。

取罷,賈琮再朝著賈家先祖靈位跪拜一番後,出了宗祠。

背後,焦大的哭聲長久不絕……

……

極快的重出了寧國府,二門內尤氏、秦氏等人的哭聲,同樣摧人心肝。

悲意太濃。

將丹書鐵券交與水溶後,一行人就往榮府趕去。

賈琮已讓賈環先一步去報信,等進了榮府時,賈政、賈璉等人迎來。

賈母得知有崇康帝口諭,也更換了大妝,於榮慶堂內等候。

薛姨媽和李紈則去了西暖閣,與賈家姊妹們一起暫避。

待水溶與五皇子劉升趕到時,賈母由王夫人和寶玉攙扶著,在香案前戰戰兢兢拜下迎旨。

水溶面相清秀柔美,笑道:「太夫人且請起,陛下有旨,榮國太夫人年事已高,不必行大禮跪拜。」

賈母等人聞言心頭一松,又由寶玉、鴛鴦攙扶起來。

就聽水溶溫言道:「太夫人,陛下有言,榮寧二公有大功於社稷,賈家本不該罹此磨難。聖上原也有心寬宥,只宗人府大宗正忠順王剛正不阿,言賈蓉雖無意弒父,但賈珍終因其死。又有賈珍行為無狀、無德,故而賈蓉本該判以腰斬棄市,寧國抄家……」

水溶的每一言,都讓賈家眾人的面色慘白一分。

賈母更是搖搖欲墜,惶恐不安。

唯有賈琮,雖在皇五子劉升的挑釁注視下,卻面色不變。

他以為,到了這一步,想施出隆恩之效,必先打壓一番,這是套路。

如今恐嚇之詞說罷,該轉圜成施恩了……

果不其然,就聽水溶繼續道:「雖忠順王言之有據,但陛下聖心仁厚,因念及榮寧之功,及當日與代善公相識之義,終不忍見賈家落至如此地步。故而下旨以寧國之丹書鐵券,作免死金牌之用,寬恕賈蓉死罪。只將賈敬、賈蓉流放西海子,遇赦再歸。」

賈母等人聞言,一個個面色凄然,唯賈琮奇道:「敢問王爺,吾家敬大老爺何罪?」

皇五子劉升懶散道:「那個糊塗老官兒,本沒他什麼事,教子不嚴和天家沒什麼干係。可他在宗人府大牢里竟口出怨言,心懷怨望,說了些大逆不道的話,嘖嘖,真真是修道修壞了腦子……」

聽他這般說,賈母等人面色一陣青白變幻,只覺得顏面喪盡。

可劉升只拿眼睛盯著賈琮看,見他依舊面不改色,不由覺得無趣,還想說什麼,卻被水溶拿眼睛止住……

水溶乾咳了聲,道:「流放西海子也是有考慮的,當年先榮國曾於彼處駐軍,百戰營舊部多在那裡……」

賈母等人聞言,自然再次感謝聖心仁厚。

水溶卻嘆息一聲,道:「太夫人,這些其實都還是小事。

寧國那邊已成定局,無力挽回,如今賈家卻要想著如何保全住榮國這邊。

陛下讓小王和五殿下來此,就是想讓我二人傳其口諭:告訴賈家一聲,這半年來,朕御案上彈劾賈家的摺子都快堆不下了。

念及榮寧之功,朕可庇佑一時,卻護不住一世。

賈家之榮耀,皆源自軍功。

若想不會自此式微滅亡,為他人所輕,就只有再立軍功可挽!

功名但在馬上取,武勛子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