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巧遇

皇城,慈慶宮,壽萱殿。

殿內氣氛,遠沒趙昊形容的那樣誇張。

今日殿內雖並無后妃環繞,但卻似更加溫馨。

葉老太后笑眯眯的坐在鳳榻上,面前一昭容捧著一面玻璃鏡。

身後,葉清面上帶著笑意,輕柔的與葉太后梳頭。

太后享受著葉清的服侍,從鏡子中慈愛的打量著這位侄孫女兒的眉眼,越看越喜歡,道:「敏兒極像我年輕時的模樣,愈發生的好了。」

葉清卻連連搖頭笑道:「比不了比不了,能有老祖宗一半好看孫女兒就高興了。如今這般模樣,旁人都以為我非要找個比我好看的才行,哪裡能和老祖宗傾國顏色比?」

如今滿天下也只有這個自家的侄孫女兒敢這樣說話,太后聞言又好氣又好笑道:「頑皮!也不怨人家多心,南安太妃不過說了賈家那小子兩句,你就讓開國公府的那個霸王打壞了人家最疼愛的孫子,別人不多想,誰還多想?」

葉清呵呵一笑,手裡的篦子輕輕滑過太后花白的頭髮,不經意道:「這事可不怪我,她要不扯上我,愛罵哪個就罵哪個,打都沒關係。

可她偏聽信了謠言,以為我沒相中她那吃喝嫖賭的孫子,是因為相中了賈琮,結果她無端去作踐人家賈琮,這就是她的不是了。

她也不想想,賈琮今年才多大點,不嫌荒唐……

再說連我都沒想到,賈琮搗鼓出的那方子,一天就賣了六千多兩。

葉家得了這麼大一份利,難得還是清清白白的,又不與民爭利,又不損老祖宗的清名。

咱們本該謝謝賈琮才是,不想轉頭卻因為孫女兒之故,連累那小傢伙挨罵。

實在可氣。

不過我真沒讓李虎打廢尚鳴,那個莽夫也不知想什麼,抽兩鞭子也就罷了,下手這麼重做什麼。

回頭我再尋他算賬,總不能讓綉心姐姐白替我挨了通廷仗……」

鳳榻旁邊站一昭容聞言,忙賠笑道:「那值不當什麼,行杖的嬤嬤墊了厚厚的棉團,打上並不痛。不然奴婢現在也不能站在這服侍太后和姑娘。」

葉清側眼瞧去,調侃笑道:「那你叫的那麼慘,我聽著都不落忍。」

名叫綉心的女官聞言紅了臉,見太后笑呵呵的,便道:「那南安太妃賴在這不走,我在鳳鸞閣里不叫的真兒一點,她還哭哭啼啼的,實在讓人厭煩。」

葉清哈哈一笑,道:「就你聰明,不如跟了我去罷。」

葉清依舊穿著士子服,模樣瀟洒風流,一個媚眼拋過去,綉心差點接不住……

太后笑罵道:「我就這麼一個可心乖巧的,你還惦記著?要旁個容易,綉心是萬萬捨不得的。沒了她我夜裡連覺也睡不踏實……

敏兒啊,都說你是女兒家裡少見的巾幗英雄,太上皇也說,那麼多皇孫里,趕上你的也沒幾個。

可說到底,咱們終究還是女兒家,生兒育女才是本分。

我許了你一世如意,讓你自己挑意中人,為這事這些年受了多少風言風語?

結果你挑來挑去,卻都挑成了夥伴朋友。

每每讓我空高興一回……

如今我年紀越來越大了,還不知能熬到什麼時候。

你難道就忍心讓我看不到葉家有後,便到地下去見葉家的列祖列宗?

當年因我要掩護太上皇之故,葉家闔族遭難,他們死的慘哪!

為此,我之後那麼多年,悔恨自責的夜夜難眠。

偏你爹又是個不爭氣的混賬,為了一個男……

文敏,你若再耽擱幾年,不能讓我看到你為葉家多留幾條血脈,老祖宗便是死也難瞑目哪!

若如此,我可就白疼你一世嘍!」

這樣赤裸裸的話,別說是女孩子家,就算換做一個男孩在此,都要羞慚的面紅耳赤無處容身。

可葉清卻只是面色淡然的低著頭,呵呵應道:「老祖宗放心,我省得的。」

殿內一側,青竹垂下的眼帘中,滿是屈辱的淚水……

……

大慈恩寺,始建於唐。

以雁塔成名。

歷朝歷代新科進士金榜題名後,皆有曲江流飲和雁塔提名之美事。

今日芒種,遊人眾多。

大慈恩寺等閑不讓遊人車馬入內,不過因為吳氏身上有二品誥命,再加上宋岩名滿天下,所以宋家車馬得以從偏門駛入。

方便之門內,也未必眾生平等。

有知客僧引著吳氏賈琮宋華並諸位丫鬟,往大雄寶殿內禮佛上香。

大雄寶殿恢宏莊重,內有三尊釋迦牟尼像並十八羅漢金身。

吳氏是虔誠的信徒,一一跪拜敬香,祈禱佛祖菩薩,保佑宋家上下平安康泰,福壽綿延。

賈琮,同樣在內。

賈琮雖不信佛,卻也和宋華兩人,恭恭敬敬的陪著吳氏從頭磕到尾,敬份孝心。

之後,許是因為即將離京南下,此生未必再能回返都中的緣故,吳氏雖略感疲憊,卻游性不減,要與賈琮、宋華再游大雁塔。

大雁塔高達二十多仗,六七十米高。

吳氏六旬多的花甲老人了,這上去了都未必下的來。

賈琮忙道:「師母,不如讓弟子和子厚代您走一遭吧?這塔著實太高了些……」

吳氏笑道:「你放心,我並不逞強。七層是上不去了,就上四層吧。」

賈琮還待再勸,可見吳氏主意堅定,沒法子,只能去尋住持。

大雁塔尋常並不對遊人開放,只有在大慈恩寺開無礙大會時,才會開啟方便之門,迎八方客。

不過對於吳氏和賈琮的身份而言,上一趟佛塔,並不算什麼……

住持至善禪師得知賈琮身份後,便使弟子親自禮送吳氏一行人入大雁塔。

自南門而入,高塔之下,可見諸多前朝風流士子「名題大雁塔」時留下的詩作。

第一層內,塔內通天明柱上懸掛四副巨大長聯,更是書有唐朝高宗皇帝並李杜之人的名篇佳作。

又有描寫玄奘輝煌一生的《玄奘負笈像碑》和《玄奘譯經圖碑》,頗有古韻。

真要細細鑽研觀摩,只第一層,就足以品味多時……

不過吳氏對這些並不上心,因此賈琮、宋華便陪她並晴雯等匆匆遊覽一遍後,就順著塔座登道,登上了第二層。

第二層塔室內,供奉著一尊銅質鎏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像。

兩側塔壁上,還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壁畫兩幅。

莊重肅穆,又不失慈悲之韻。

吳氏看重這些,便帶著賈琮、宋華等人,往四方拜過。

吳氏從知客僧處尋來香火,再次敬香。

賈琮與宋華不好這個,便讓晴雯、小紅、春燕、香菱四人敬香許願。

若不是今日正巧跟來,晴雯等人怕是難有這等機會。

因此人人都十分珍惜,也十分珍重。

虔誠認真的模樣動人……

上罷香,眾人再攙扶著吳氏上第三層。

在三層塔室的正中,安置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貴的佛祖舍利。

與二層的釋迦佛像,並為定塔之寶。

引領眾人再次跪拜後,吳氏到底有了春秋,連上三層,氣色已經蒼白。

這回她不用人勸,就跪坐於蒲團上,對賈琮笑道:「果然是不成嘍!當年我隨你師父初入神京時,可是一口氣登到了頂樓。那一會兒,你師父的身子都沒我硬朗。如今卻登不動嘍……」

賈琮笑道:「合該弟子們盡孝心,師娘想心疼我們都攔不住。剩下的,不如就由弟子和子厚代師娘去拜?」

有知客僧送來茶水,吳氏飲用罷,又歇息了稍許,搖頭道:「既然在佛前許下願,要拜四層,就不可短了一層。

好了,也休息夠了,咱們再往上看一看吧。

清臣啊,當年第一次入大慈恩寺登大雁塔時,最吸引你師父的,不是一層的古人詩詞,你師父胸懷廣大,並不以前人所作詩詞為美。

也不是二層的佛祖金身和三層的佛祖舍利。他是儒家子弟,養浩然之氣,子不語怪力亂神,並不信這些。

最吸引你師父的,卻是第四層那兩頁貝葉經。

他平日里也沒甚別的喜好,不貪杯也沒甚別的,只好鑽研文字。

為了四層塔室內的那兩頁貝葉經,他當初還專門請了天竺人教他梵文!呵呵呵……

如今他年紀大了,登不上這雁塔了,咱們就再代他瞧一瞧。」

賈琮不想還有這等典故,笑道:「師娘,先生當年可曾解出這兩頁貝葉經?」

吳氏搖頭笑道:「這我哪裡知道?我並不關心這些。能把這一大家子的吃喝住行安排妥當,我就夠累的嘍!」

賈琮笑道:「師娘這些年確實辛苦了,弟子在尚書府住了兩年,就見家裡從來都是井然有序,僕人雖不多,卻各安其職,做事皆有規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