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贈杏花娘

賈琮心裡已經在笑了。

他很感激趙倫,非常感激。

感激趙倫給了他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

賈琮從不因為是穿越者就輕狂自大,他能認識到曹子昂所帶來的嚴峻威脅。

此人行事頗為謹慎,並不直接出手。

這樣的人本已經夠難纏了,如今又搭上了內閣次輔,成了新黨魁首的乘龍快婿。

連宋岩等當朝巨擘,都日漸抵不住寧則臣的攻勢,可見其手段之高,性格之強勢。

曹辰入了寧則臣的眼,根本用不了多久,他這個今科狀元,就能被捧成新黨新銳,身居高位,手掌大權。

被這樣一個人惦記敵視,即使賈琮再謹言慎行,也總會被抓住馬腳。

更何況,賈家那一屁股爛事,根本不用去仔細尋摸,就能讓人隨手拈來,作為攻擊把柄。

在新黨強勢走上風路時,整個大乾帝國都可以說是神擋殺神,佛當誅佛。

曹辰若真成了寧則臣的門下嬌客,賈琮乃至整個賈家的處境,都會變得十分被動和棘手。

他甚至會逼迫賈家自己對付賈琮……

到那個時候,賈家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可能,讓賈琮發揚「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

畢竟,賈家的當家人是賈母……

若如此,在以孝治天下的當下,賈琮能夠選擇的餘地就極少了。

萬幸,趙倫給了他眼下這個萬金不易的良機。

然而沒想到的是,緊接著,曹子昂又給了他一個極順手的「取命刀」。

看了眼身旁猶在沉重悲痛中的杏花娘,賈琮簡直滿懷深情的,遙遙看了曹子昂一眼……

完美到無可挑剔的題目!

然後,他不用杏花娘的幫助,自己鋪展紙張,研磨好墨,提筆蘸墨書寫起來。

這個時候,許多人還在醞思,也有許多人在打腹稿。

因而,這邊立刻奮筆疾書的賈琮,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只是,看他面色凝重,握筆有力,書寫個不停的模樣,眾人不禁紛紛納罕起來。

這是要寫《離騷》一樣的長詩嗎?

他們納罕,杏花娘自然也提起了好奇心。

不過,當她目光落在第一行詩題時,就變了面色。

只見紙箋上書道:

贈杏花娘·擬古決絕詞柬友。

副題為木蘭花,此為詞牌。

而接下來,則是賈琮之前奮筆直書的楔子:

余於崇康十二年四月初一,有幸赴曲江池瓊林宴,得遇杏花娘。

見其面色悲慟決絕,不欲苟生,大驚之下,問明緣由。

方知其為不良人所騙,深感其痛,淚濕長衫。

不意今有聖天子在上,君明臣賢,而天下竟再出陳世美之流!

惜哉,當世不見包龍圖。

吾雖深恨負心薄倖男不義,但年幼無力,不能為杏花娘鳴冤。

只待歸去後,稟明親長,護其不為姦邪所害。

今特做此決絕詞一首,勸杏花娘與不仁不義人決絕……

看至此,杏花娘面上已經沒了血色。

她雖感動賈琮之好心,可眼底其實還是有一絲猶豫。

因為但凡曹子昂能回心轉意,她就絕不會和他決絕……

這時,卻見賈琮繼續提筆寫入正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只第一句,就讓杏花娘的心,似被一記尖刀刺穿,痛徹心扉。

思及當年當月,初次相見時,是何等郎情妾意,恩愛甜蜜……

誰又能想到,檀郎今日驚會如此絕情?

她之今日,豈不正和當年班婕妤被棄,以秋扇閑置做《怨歌行》相仿?

強忍著悲痛,杏花娘繼續看下去: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詞句十四字,字字如利錐錐心。

杏花娘的淚眼,已成滂沱之勢。

多麼貼切啊,此句所寫,豈不就是那變心人?

最痛心者,分明是她遇到了一個無義的變心人,可周圍人反而都勸她,這只是尋常事……

心痛的緊,不忍再多想,杏花娘再讀: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至此,杏花娘微微一怔,目光有些愕然,這句分明是說:

檀郎與我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雖決絕而不生怨?

這位小郎君莫非也要勸我看開些……

正當杏花娘又悲痛又遲疑時,卻見賈琮最後書道: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心頭輕輕一松,原來如此……

是啊,曹子昂又如何比得上那唐明皇?

唐明皇當初寧肯枉顧人倫,也要把楊貴妃搶到身邊,百般寵愛。

即使馬嵬坡訣別之後,也日夜思戀,做下《雨霖鈴》之名曲。

所以楊貴妃才至死不怨。

可曹子昂呢?

卻是富貴後忘卻誓言拋棄舊交,為了攀附上宰相門第,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寧肯讓他成為野種……

他連給唐明皇提鞋都不配!

念及此,杏花娘心裡對曹子昂殘留的希望,徹底死了。

而正當杏花娘心灰意冷時,賈琮則微微吹乾了紙箋上的墨跡,又從石几一側取出尺許來長的木舟,將紙箋捲起後,放入木舟中。

在眾人睽睽下,竟先放入了,外河道……

載著紙箋的木舟,順著小溪,悠悠的馳向了芙蓉園。

一氣呵成!

見此,許多人臉色都變了。

趙倫的面色更是隱隱成死灰色。

方才賈琮寫了那麼多,在趙倫乃至曹子昂看來,必是賈琮在為杏花娘告狀。

著實可恨啊!

然而,曹子昂卻沒有像趙倫那樣驚慌失措。

他目光凜然的看著賈琮,心中冷笑。

他嘲笑賈琮太年輕,也太幼稚。

沒有證據的事,只憑一張狀紙就想搬倒皇上親點的今科狀元,那朝廷威嚴何在?

更何況,哪怕眾人知道狀紙上的事為真,誰又會替一個妓女張目?

甚至,許多人只會羨慕他風流不羈。

事實上之前陳然、吳凡二人就這般羨慕曹子昂……

而告刁狀的賈琮,卻必定會落一個為舊黨翻案張目,企圖打擊陷害新黨新銳,甚至玷污次輔威嚴的印象。

等回過頭來,曹子昂就會讓賈琮知道,他不是李文德。

眼見木舟已經遙遙過了皇城牆,不用曹子昂出面,他的擁躉們就開始發難了。

二榜排名第三的進士,亦是福建子,與曹子昂同鄉。

也是新黨的鐵杆擁護者,他眼神居高臨下的看著賈琮,沉聲道:「不料清臣有此詩才,吾等尚未落筆,清臣已洋洋洒洒書寫了數百言。只是緣何不讓我等先目睹一番清臣之才,就先入了芙蓉園?難道清臣對今次芙蓉榜狀元之位,志在必得?」

賈琮聞言,眉尖一挑,淡然道:「烏前輩過獎了,詩才談不上,吾素來不善做詩詞。

只是今日心中著實有感,才以拙筆賦詞一首。

至於緣何先放入芙蓉園?

倒不是貪什麼狀元,只是聽說園中皆閨閣。

吾家規矩,素以女兒為貴。

因此先行此舉。」

那位烏前輩聞言,面色沉了沉。

在看來,不說他二榜進士的貴重身份,僅一進學前輩的資歷,賈琮就不該這樣不卑不亢寸步不讓的說話。

不過念及賈琮背後之人,他也不好當面撕破麵皮,便道:「既然如此,不知現在我等能否目睹清臣大作?」

語氣還是咄咄逼人。

此時不用賈琮回答,宋華便道:「瓊林宴有瓊林宴的規矩,廣元兄若想要目睹我小師叔的佳作,安靜等候就是。」

烏廣元聞言,冷笑一聲,道:「原來是子厚兄……我倒並不是急著想看佳作,只是聽聞貴師叔工於書法,為諸多大臣青睞。往日想去國子監一見,卻礙於大司空嚴令不敢打擾。今日卻是個好時機,希望能目睹一番。」

若是在新舊黨爭之前,亦或是舊黨未式微前,烏廣元絕不敢這般和宋華說話的。

但現在,舊黨眼見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自認為新黨幹將的烏廣元,又怎會懼怕宋華?

宋華生性雖善,卻並不怕事,見此眼眸一凝,就要開口。

賈琮卻淡淡道:「子厚不需再爭,既然烏前輩願意看,我再寫一遍就是。只是到底破了瓊林宴的規矩,所以一會兒還勞請烏前輩,誦讀出聲,琮亦想請諸位前輩指點。不知烏前輩敢不敢賞臉?」

烏廣元聞言簡直氣樂了,心道賈清臣當真不知天高地厚,真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