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專制時代開始了

秦王朝也是有有識之士的,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先生在秦始皇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很突然地提出了一個很政治的話題。

淳于越說:「傳統的商周君王,都把王族子弟分封出去,讓他們的封國像樹枝一樣扶助著中央。現在陛下廣有海內,但是您的兒孫們,卻沒有像從前的周朝那樣分封出去當諸侯。一旦國家出點亂子,比如出現田常、晉六卿那樣的權臣,那將以何種力量來營救皇帝呢?如果有分封出去的王子作為諸侯,就可以引兵回來相救。可是,您卻沒有這麼做,將來誰當樹枝來支著您呢?」

說這話的時候,外面大約正是冬季,粘了灰星的窗紗隱隱透露出冬天的堅固景色。唉!淳于越這個討厭鬼又把分封制這個誰也說不清的問題再次提出來了。

分封制雖然似乎是落後的政體結構,但分封制卻也有分封制的好處。

第一,分封王子可以壯大皇族勢力,也就是淳于越所說的。我們說,皇位是個脆弱的東西,很容易被異姓的人奪去。舉些例子來講,漢劉邦駕崩以後,她媳婦呂雉的呂氏家族幾乎取代了劉姓,控制了中樞。但是由於劉邦實行的是「郡縣、分封雙軌制」,他分封了一些「王」去統治齊楚等地。劉邦的孫子齊王劉襄從齊國舉起大旗,向呂氏搞軍事演習。朱虛侯(不是王,是侯,劉邦的另一個孫子)則夥同大臣為內應,幹掉了呂氏。終於王朝統治權回到了劉姓手裡。「郡縣、分封雙軌制」而不是秦的「單純郡縣制」,大大提高了漢王朝的皇帝的成活係數。

而一旦沒有封王,惡例就頻頻出現了。譬如秦始皇死後,趙高專權,指鹿為馬,直欲篡秦自代,但由於秦皇族孤弱,只能看著趙高任意胡為。唐朝時候,李世民把李氏封王的許可權也壓到了最低,終於出現武則天「篡權」的惡果。看著武大姐盡誅李姓子孫,外邊竟無一人能救。曹操沒有大封宗室,也導致司馬懿很快篡權,也是一個道理。

總之,單一的郡縣制導致了皇族的孤弱,容易被郡縣大吏或者朝廷野心家所劫持。

這就是後人所說的:「三代封建而長久,秦孤立而速亡。」

漢朝人總結秦亡教訓的時候還說:「內無骨肉本根之輔,外無尺土藩翼之衛。吳陳奮其白挺,劉項隨而斃之。」就是專指取締分封制的失誤。

當然,隨著皇權專制的加強,皇帝搞專權的本事和技巧也越來越強,最後他們保住皇權的辦法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比如藉助著普及專制意識形態和儒家的皇權忠孝意識與法家的駕馭約束官僚手段。到了唐宋明清,沒有太多的分封王子,也照樣可以保護皇權了。但這在秦朝初試皇權專制的時候,還得有個學習提高的過程,呵呵。

分封制的第二個好處,適當滿足人們對傳統分封制的懷念,減少遙遠地區的政治動蕩。

有個成語叫「鞭長莫及」,以當時較低的信息調查流動反饋速度、命令執行能力和落後的物質技術(沒有卡車、裝甲車和鐵路),中央對遙遠地區的控制難免力不從心。不如派一些封王過去就近治理,他們比郡長官更有責任心和對帝國的認同度。通過高效的直接管理,靈通的信息,因地制宜的政令,也許可以把當地統治得像王畿地區一樣太平安定,不至於鬧出大事。即便出了亂子,封王坐鎮當地,及早捕獲信息,採取消弭手段,竟也許可以把動蕩撲滅在失控之前。

事實上,秦王朝正是因為沒有在其力量薄弱的邊遠地區分封諸子以為諸侯王,直接對當地進行管理,遂讓六國貴族後裔在那些地方有了充分發揮的餘地。若干年後,秦末最先起來造反的,就是楚、齊這些遙遠難控地區,最終導致了秦帝國的崩潰。

歷史進展是需要一個漸進型的過渡的,對於東方的齊和南方的楚來說,分封制是有兩千年歷史的為人們長期習慣的政治結構,突然一朝全部改掉,人民心理上是不能接受的。他們實際上非常不肯納入郡縣制體系,秦始皇出遊也主要是為了去那裡彈壓。

對於齊楚這樣的遙遠地區,派一個王子過去,既一定程度地滿足了當地分封制的歷史懷念,又可以加強秦勢力在這些地區的直接滲透和控制。如果是任命官僚去齊楚的話,郡縣制的官長,畢竟不會像皇族子孫那樣對中央忠心耿耿。事實上,反秦大運動開始以後,吳越地區的郡守——名叫殷通,居然要主動率民造反,攻擊中央。如果是派皇子赴當地為王,當不至於此。

分封制的第三個好處,可以起到反獨裁的作用。我們說,反抗獨裁不能靠君王自己發善心或者用思想學說教化他,而只能依靠客觀力量。在分封制體系下,有兩個反獨裁的孔道。第一,在其他諸侯國的干預下,一個諸侯國內也不能對民眾過於暴虐殘毒,否則必然遭到外力軍事打擊與干涉。春秋戰國時代那些被滅的小國,通常都是因為小國國君過於對本國民眾昏暴所致(譬如梁伯就是因為喜歡大興土木,最後民怨沸騰,秦人趁機滅了它)。也就是說,有敵國的存在,可以制約本國君主不敢對民眾肆意妄為。而一旦沒有敵國存在,「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語)。這個道理在現代社會也起著作用,很多國家不敢對民眾太惡,就是因為國際勢力的存在。

皇帝的暴脾氣,全是分封制被郡縣製取代後,給養出來的。

在沒有諸侯國或敵國可以制約皇權的時代,皇帝老子一人獨大,沒有什麼客觀力量制約他(除了最後同歸於盡的人民起義),他為所欲為,又嚴又暴,脾氣大極了,被形容為「老虎屁股摸不得」以及「伴君如伴虎」的老虎,隨時就要咆哮,隨時就要吃人。他的金口玉言等於絕對聖旨,往往獨斷專行,任意宰割天下,形成極大的獨裁。在這種情況下,臣子們失去了春秋戰國時代的士人風格,而淪落為戰戰兢兢沒有骨頭的「奴才」,也就毫不奇怪了。

分封制下,制約國君,還有第二個孔道。就是在一個諸侯國內,權力和城邑也是再次分封給卿大夫家族的,我們管這個叫小分封。這就形成了一個「多家族聯合體執政」,帶有「貴族民主政治」特點。譬如晉國就是六卿輪流合作執政。如果這種多家族、貴族的聯合民主執政繼續演化下去,有可能就形成貴族的議會,成為西方的那一套。西方的封建時代,就是在這種分封機制下,產生了貴族聯合體的議會,議會對王權進行巨大限制,從而最終走上了西方的民主。

所以,整個皇權時代出現那麼多昏君和暴君,即便不是昏君暴君,也一個個威嚴專肅,但分封制時代的國君則隨和得多。這就是因為分封制下的天子被諸侯制約著,諸侯國君則被其他諸侯國以及國內卿大夫們所制約著,使得他們施政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克職盡責,舉動合規,以求本國壯大。他們對士人也被迫恭敬延引,謙虛容讓,所以才有了春秋戰國士人很男人的風格,很牛氣的氣節。

總之,秦王朝之所以出現輕用民力、大興事功導致荼毒海內這樣的錯誤,跟郡縣制促成皇帝獨裁、一意孤行、不受制約,不能說沒有關係(另外,假如秦始皇把齊、楚分割封王而治,封王也許在轄區採取不同於秦始皇急於事功的錯誤做法而另選因地制宜的合理之術,就不會鬧得全國一盆炭火,以致全局不可收拾)。

分封制的第四個好處,減少大規模農民起義:我們說陳勝、吳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而在此之前的商周一千多年,很少聞聽有如此熾熱、廣泛、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是因為在從前的分封制下,各個諸侯國直接管理地面,民生參差不齊,有高有低,但不會處處都低。即便哪個諸侯國出了亂子,也會是局部地區政策不當導致的,不會天下各個諸侯國都亂,形成全天下範圍的大起義。

中世紀的西歐也是一樣,其農民起義數量遠遠少於同期中國,規模也遠遠小於中國。這就是因為它們當時也是分封制社會。即便爆發起義也只是反對個別殘暴的領主,很難發展為反對國王的大規模運動。

所以,分封制下會較少全國大起義,是中西方歷史所共同證明的。而郡縣制下就不同了。郡縣制下,皇帝一人獨裁,全國政令統一,集權控制力度很高,一旦皇帝發了瘋,錯誤政策就通過郡縣制波及全國,造成廣泛的風險,農民大起義也就成為了中國歷史周期性的噩夢,實不足怪。

這是從地理因素的角度來解釋,分封制下,兩種勢力對國君獨裁的制約,也是減少農民起義的重要因素。

分封制的第五個好處,提高管理效率,減少勞役奔波。

在分封制時代,一個人出遠門——譬如服兵役,最多是跑到本諸侯國的邊境上,足跡不出一個省。而現在統一成一個大帝國了,出遠門的機會也就多了。比如說劉邦往中央送犯人,就要一路從蘇北走到陝西去。交公糧也是如此。農民們交公糧,要在地方官的組織下,雇車運輸到中央去。以當時落後的交通手段,向中央運輸公糧和木材皮革等物資,動輒一兩千里,勢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運輸價值一錢的物資給中央,需要耗費幾十個錢的人工和路費。中央所得的甚少,而民間受其毒苦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