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阿部啟一先從今年的報紙查起。這是九州的地方報,所以報上的當地新聞比較多。由於那幢相鄰大樓的遮擋,窗口射入的光線很微弱。

從一月份依次翻看下去。

一月,沒發生什麼大事。社會版上,無論怎麼小的報道都沒放過,沒找到什麼線索。

翻到二月,有不少傷人的案件,但也沒什麼有參考價值的消息。

拿起三月份的合訂本,心裡有點感到失望。版面上沒什麼特別的新聞,有報道大宰府的梅花盛開了,還登了張很大的梅花景色的照片。又翻過一半光景,阿部留意著報上的每一條消息,就連零星的報道也不放過。突然,眼前一亮,一排醒目的大號鉛字躍入他的眼帘:

K市發生的慘劇昨夜放債老太被殺

「啊,找到了!」阿部一時屏息斂氣。這一剎那,眼前浮起了那位掛電話少女的面容,在咖啡館曾拒絕回答他訊問時的執拗神態。

報上登了一張占很大版面的照片,那是一棟不顯眼的普普通通的住房,門前聚了一大堆瞧熱鬧的人,警察守衛著大門。照片右角嵌有一張橢圓形的相片,是受害人老太婆的像。看來是個外行照的,人像模模糊糊,老太婆微笑著,頭髮稀少,面容清瘦。

阿部啟一細看起小號鉛字的報道來:

二十日早上八點稍過,K市××街公司職員渡邊隆太郎〈三十五歲〉之妻時江〈三十歲〉來看居住在本市××街的隆太郎的母親阿菊時,見套窗緊閉,大門敞開,房間拉門沒拉嚴實,露出一條縫,不由犯疑。進入屋內在底樓八疊 房間里,發現阿菊頭部流血身亡,當即報告K市警署。大坪署長,上田偵查課長率眾警員趕赴現場勘查。當時,阿菊婆頭朝南橫卧在西牆邊的衣櫃前,被鈍器亂擊頭部致死,故頭部已血肉模糊,慘不忍睹。屍體送解剖前,先行作了各種檢查,初步斷定已死去八、九小時,由此推斷行兇時間是在前一天十九日午夜十一時至十二時之間。從屍體的情況判斷,阿菊婆曾作過反抗。身邊火盆上的鐵制水壺傾翻,壺中的水溢出,澆在火盆中,濺起的煤灰揚得滿地全是。阿菊婆還未換上睡衣,身穿平日衣服。據了解被害人平時有早睡習慣,由此可見,行兇時間可能比原來推斷的時刻更早些。而且,在火盆邊還放置著小陶壺、茶葉筒和兩隻茶盅等物品,好象在等候什麼來客。

阿菊婆在此地已住二十年之久,自從十五年前喪夫守寡以來,即以放債收息為生。五年前其獨子隆太郎與兒媳遷出分居,從此孤身一人居住至今。假定兇手為盜竊潛入阿菊婆家,因被盜物件尚未查清,警方頗覺難下結論。在現場有被兇手翻找物品的痕迹。衣櫥抽屜半開,抽屜內被翻騰得十分凌亂。

兇器尚未發現,但目前認為仇殺的可能性頗大。阿菊婆生前以放高利貸為生,催討本息手段嚴厲,在路上遇見債戶往往當面辱罵對方,為此結下冤恨也未可知。在遇害這段時間,渡邊家附近是否有人發現什麼行跡可疑的人物,警方正在查訪之中。

××街遠離熱鬧的商業區。當地尚遺留著舊城士族 的宅地,是人跡稀少的幽靜住宅區。當地居民睡得較早,沒人聽見呼救和其他可疑聲響。阿菊婆當天晚上,尚未換上睡衣,火盆中火未熄,安放著水壺,準備好沏茶用具,可見是害人在等待約定的來客。這位來客是何人,眼下還是個謎。

時江的證詞:

二十日早上,我到婆婆家商量去對岸掃墓的事。當時大門緊閉著,而那扇小拉門卻打開了一條縫,我覺得很奇怪。婆婆是做這買賣的,所以晚上對門戶一向很謹慎。進屋一看,婆婆躺在衣櫃邊流血死去,好怕人哪。到底被竊了多少東西,眼下還沒查清。我婆婆生性不肯吃虧,要起債來嘴碎又不饒人,所以招惹了不少冤家。我家男人是獨生子,因為看不慣才搬出來另找房子住。不過,婆婆雖然脾氣不好,但有時候很講義氣,也肯借一大筆錢,不要人家什麼抵押。

第一天的報道就這些。阿部啟一把這條消息看了兩遍,摘下其中一些要點,又翻開下一天的報紙:

K市老嫗被殺一案已發現兇器樫木棍。

在這個標題下,有三篇消息:

擔任偵察放債老嫗被殺一案的K警署偵查總部,於案發後第二天——二十一日下午,在受害者家附近一座廟宇空地上的土溝中,發現可能是兇手所用的樫木棍一根。這是位於渡邊住宅北面二百米光景,有一塊六百多平方的雜草地,東面靠廟宇牆根處有條寬六十公分的土溝,溝內積有污水,被偵查總部人員搜查這一帶時發現。當時,這條土溝引起了警員注意,排去污水即發現溝底有一根長七十公分的樫木棍。在棍的一端還沾有污黑的血跡。

將此物給受害人之子隆太郎〈三十五歲〉辨認,證實是受害人住宅大門上的頂門棍。偵查總部由於獲得了物證,對破案充滿信心。

上田偵查課長對記者的談話——樫木棍肯定是兇器無疑。眼下,正在檢驗棍上的指紋。木棍雖浸在污水中,但我認為還是能找到線索。木棍一端的血跡應該跟受害人的血型一致。

下一篇報道是:

樫木棍已斷定是兇器無疑

二十一日在離受害人住宅二百米遠處的寺院空地土溝中發現的樫木棍一根,經化驗證實,棍端上血跡的血型為0型,與被害人渡邊菊本人的血型一致。棍上指紋由於浸在污水中已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向受害人親屬隆太郎夫婦調查後,據稱家中物件無一丟失,因此可認定為仇殺。而且,阿菊在生前並無與任何男性有過糾葛,情殺之說難以成立。

上田偵查課長對記者的談話——偵查範圍集中在仇殺這一點上。據受害人子媳整理受害人的物品後,發現並沒有丟失什麼東西。在衣柜上發現有可能是兇手留下很清晰的指紋。另外,還有在目前階段尚不能公開的有力證據。所以將案犯逮捕歸案不過是時間問題。

阿部啟一急忙掀開另一張報紙,顯眼的黑體鉛字跳入他的眼裡:

兇犯是小學教員被索債陡起噁心

這是登在頭版的四篇報道。阿部在讀報道前,先看了看報上的照片:一位身穿西服二十七、八歲的青年,相貌跟阿部記憶中的柳田桐子的容貌很相象。阿部啟一為鬆弛一下緊張的情緒,推開報紙抬起頭,瞧了瞧窗外的大樓。那座大樓的窗內,有三個女職員湊在一塊兒,不知她們嘻嘻哈哈地在說什麼有趣話。報社採訪部一位男職員走過阿部身邊,眼睛直盯著他看。

阿部啟一又埋頭讀起報,顯得比方才更專註。

積極偵查放債老太被殺一案的K警署,至二十二日終於拘捕了殺人兇犯。出乎意外,該犯竟是本市××小學教員柳田正夫〈二十八歲〉,使市民大為震驚。警方認為:受害人生前以放高利貸為生,索債手段極為嚴厲,由此可斷定為欠債者心懷怨恨所致。遂傾全力集中偵查。但經親屬查看受害人的物件,找到一份記有欠債人名單的小本子,與受害人放入衣櫃手提包里的借據查對後,發現缺少一張借據。此借據的借貸人是本市××街××小學教師柳田正夫。按受害人在小本上的記錄,柳田正夫於去年九月三日借款四萬元 。歸還期限為去年年底,月息一分,但柳田正夫僅付過兩月利息。

至此,警方開始暗中調查柳田正夫。該人租××街某先生二樓上的住宅居住,與在某公司任打字員的胞妹桐子〈二十歲〉一起生活。父母雙亡。此人是經苦學獲得現有職位,屬於奮鬥型人物。據周圍同事反映,最近,他手頭拮据,常為缺錢苦惱。有人證實曾受渡邊菊屢屢催討,阿菊多次去柳田家要債,甚至等在去校途中催索欠債。為此,柳田近來變得有些神經衰弱。

至此,警方傳訊柳田。當時柳田面色蒼白,瑟瑟發抖。警方暗中取下該人指紋,發現與衣柜上的指紋完全一致。警方斷定柳田為兇犯立即辦理拘捕手續,予以拘捕。

但在審訊時,柳田拒不承認。

上田偵查課長的談話——毫無疑問,兇犯就是柳田。指紋完全一致,又沒有不在場證明。犯罪動機很明顯,可以斷定那是受渡邊菊追討欠債,而且挨了渡邊菊當面辱罵,因此懷恨在心,潛入阿菊家,用她家頂門棍猛力毆打阿菊頭部致死。當時,兇犯准想到有自己名字的借據在就會留下痕迹。因為兇犯過去來此地拜訪時,瞥見過放借據的地方,所以他從衣櫃申偷竊了自己的借據逃走,並且把當兇器使用的樫木棍丟進空地的溝里。柳田本人雖未承認,但事實俱在,我想不久就會供出實情。

××小學校長的談話——聽到柳田君是殺死老太的兇犯,令人大吃一驚。柳田君是位工作認真的教師,也深受學生愛戴。我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去借了四萬元高利貸,我一時無法相信這是事實。由於柳田被捕,學校方面正在考慮緊急對策,如果一旦柳田招認,作為我本人也將引咎辭職。

某先生的談話——我曾經有兩回看到渡邊菊在路上向柳田討債,渡邊當面斥責柳田,柳田十分窘迫,只是一個勁兒地道歉。

柳田的妹妹柳田桐子〈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